
大家好,我是上海华章浦东校区的丁铮,两周前参加了上外MBA第一批预面试,现在和想要报考上外的同学分享一下此次面试的经历。
预面试时间:5月12日下午12:30--18:00
上外预面试含笔试和面试两部分,因为MBA项目下含中文班和英文班,所以面试部分根据申请项目的不同含中文面试及/或英语测试,其中英文班需要加试英语听力和口语,但是如果有英语专八证书可以豁免英语测试,我就比较幸运得到了豁免。
签到时提交资料比较简单:身份证原件+网申资料两份+专八证书(如有);
第一批考生约有60多人,签到后每个人都分到一个号码,分为ABCD四组,我是B1。12点半先进行笔试,中文班和英文班考生一起进行,时长一个半小时。笔试内容就是两道案例分析,因为每个考生都签署了承诺书,所以具体题目内容就不能分享了。能和大家讲的就是两道案例分析题阅读量很大,需要注意答题时间。上外笔试的主旨是不考管理知识储备,只考对管理的理解,所以题目的考察方向也是看考生能否迅速理清案例的脉络并提炼重点,个人感觉难度不是特别大。
笔试结束后,没有提供专八证书的英文班考生就去对面的教室进行听力和口语测试,因为我没有参加,只是后来在和经过英语测试的考生聊天时了解了一些有限的消息。听力测试难度大概在大学六级左右,口语测试是全英文的无领导小组讨论,每组5-6人讨论约半个小时,两位老师根据考生发言内容进行打分。英语测试结果只作为分英文班和中文班的参考,并不作为最终考试录取的依据,如果报考英文班但是英语测试结果不理想,学校会建议调整方向报考中文班。
在英语测试进行的同时,中文班的考生和得到英语测试豁免的英文班考生就根据各自编号到楼下进行个人中文面试,四个教室内同时进行,所以我是第一批进去个人面试的。
按照之前学校的介绍,面试官会有两位,一位是高校导师,一位是企业高管,各自会从不同的角度和考生交流(但是跟面试官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我的两位面试官都是上外的导师…)。
我在面试的前几天不巧呼吸道感染,咳嗽得很厉害,还导致了角膜炎,所以面试当天个人状态实在欠佳,实在也是抱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心态过去的,也许是因为这种心态,再加上当天的两位面试官也非常和蔼可亲,所以自己感觉交流时没有紧张。
进去坐下第一件事先跟两位面试官问好,然后道歉,声明自己身体状况欠佳,如果后续交流中因为咳嗽打喷嚏扰乱了面试过程,希望可以得到两位面试官的谅解。个人感觉这个预防针打得是到位的,起码在有助于创造交流的和缓氛围。
两位面试官首先表示非常欢迎上外的校友报考本校的MBA(这极大程度上算是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然后简单自我介绍了下,一位主要想了解我的工作情况,为什么要报考上外MBA,以及目前的备考状态,另外一位则主要是想进行一些学术方面的交流。
我就按自己之前的准备,简单介绍了个人情况以及毕业之后的几份工作,没有按照流水账的形式来汇报,而是尽量缩略带过前几份工作,重点描述了现在工作的公司及职能,因为也是在现在的工作岗位上让我很迫切地感受到自己需要得到管理方法及视野方面的提升。
选择上外MBA的原因我是分两步解释的,一步是为什么选择MBA,一步是为什么想申请上外。选择MBA有偶然也有必然。偶然是因为在网上点击了上海华章的链接,来现场试听了一节课,发现听课的同学都是很年轻的面孔,感觉到压力,需要提升自己的学历和能力。必然则是自己毕业至今工作十几年,在工作岗位上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但是常常感觉还需要有更系统的方法来指导自己工作,而MBA是一个学术和实践高度结合的专硕学位,这能够帮助我走得更远。申请上外的原因有二:一是上外是我的母校,希望自己还有机会回到十几年前的校园继续学习;二是在听上外的宣讲时,招生的黄老师着重强调的上外的“无国界管理”的理念非常打动我,因为既往的工作经验中感觉有非常多的管理问题来自于跨文化的沟通障碍,希望能够深入了解学习上外所打造的这个理念。感觉两位老师对我的回答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没有过多的空话,而且也明显体现了我对上外招生宣传内容的关注。
面试官又问了下我觉得自己有哪些优势能够申请MBA,也是按照之前的准备(华章的面试辅导特别全面),从自己的工作经验,计划性执行力还有承受压力等几个方面简单进行了回答。
负责学术交流的面试官提了一下现在上外的经管学院分成了金贸和管理两个学院,和之前我上本科时有很大的不同,课程设置里也引入了更多的科学研究方法,问我能不能保证跟上学习。我首先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表示了足够的信心,并提及现在在华章培训时我担任了学习委员和班长,对于上外金贸和管理学院的设置我也确认了解情况,因为自己一直在上外的校友会群里,对自己母校的情况也比较关注(注意到我说这个的时候两位面试官交换了一个应该是很欣慰的眼神)。
最终面试官给了我一点建议,觉得我面试时表现儒雅有足,但稍嫌霸气不足,而高层领导很多时候要表现出比较强势的一面。我表示赞同,因为自我评估及周遭的同事朋友也会给予类似的评价,并表示这个是自己希望能够通过MBA学习的过程得到弥补的短板。
整个个人中文面试过程持续约15分钟,交流过程主要是我在陈述,面试官适时的引导,自己也充分注意和两位面试官的眼神交流,感觉整个过程还是很愉快的。
以上希望能够对报考我的母校的考生有参考作用。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