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笔试联考剩下40多天
毕竟复习那么长一段时间
最后也不可松懈
争分夺秒
熬夜挤时间啃书、刷题
已成考研考生的常态
但是你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确呢?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又该如何复习好
顺利上岸呢?
这里给大家分享3点历年前辈们的考研经验,以供大家参考。
01
抓“速度”
考场上最怕就是会做但时间不够,归根到底,还是要看你的做题速度。
真正在考场,我们几乎没有检查的时间,提速显得极为重要。关于这点,我们在上次的推文《干货 | 管综考场时间分配及最佳做题顺序》中也有提到,大家可以点击查看。
如何提升速度?重点就是两个字:刷题。基本的判断标准是这样的:各位同学如果能在1小时内做完两套逻辑题并且将分数控制在50分左右,那么这样的水平基本是可以应对逻辑考试的,数学也是同理。
02
抓“模板”
进入冲刺期,主观题就成了最大的上分重点。无论是英语二中的“翻译题”、“大小作文”,还是中文写作中的“论证有效性分析”和“论说文”,同学们应给与重点关注。
经过长期以来的复习训练,我们也有一定的模板,根据老师专门整理的万能写作模板,以及英语作文万能句式和模板,再经过优化吸收,就能轻松得高分。
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在考场上不慌不忙写出一篇高质量的文章。所以同学们应注重素材的积累、模板的提升和文章的修改。
03
抓“套题”
进入冲刺期,复习的重点就是重复后的不断总结,做模拟题是最好的重复方法!然而许多同学都不把模拟题当回事儿,在此有几点需要说明:
1.请把模拟题当成是真正的考试对待,无论从时间、心态、还有做题的状态都请认真调整。
2.进入冲刺期,请保证每周抽出一个整天,按考研时间自行模拟考试,最好与研友共同进行,方便做完后互相批阅主观题。
3.请选择高质量的模拟题。
4.请使用与考试相同的答题卡进行模拟。
考后反省以下问题,然后对症下药。
(1)做题时间是否非常紧张?
(2)有没有哪些题目似曾相识但就是想不出来?
(3)有没有因为粗心而做错的题目?
(4)拿到主观题能马上下笔吗?固定的结构或常用的案例能流畅地写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