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申请

今年考研200万人被淘汰,20年考研会更难吗?

2019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


官方数据显示,2019年考研人数达到290万,比上一年的238万增加了52万,增长幅度达到21.8%,创下了十年来增长幅度的新记录。


从宏观的数据来看,在2019年,大约有200万人都倒在了这条路上。


根据数据推测,2020年的考研报名人数可能会在330万左右,考研竞争正在变得愈发激烈!


近几年考研趋势分析


/ 报考人数的增多


近几年考研的人数有增无减,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提升学历的重要性。小编统计了2015-2019年全国考研报考人数的统计图,人数的增长十分明显。



由上图可知:


2019年是近几年以来人数增幅最大的一年,据教育部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2019年的考研人数已经达到了290万,跟2018年的238万相比,增长了52万,增长率22%。根据此数据,推测2020年的考研报名人数会在330万左右。


/ 推免比例增高,统招指标变少


由下表可知:重点高校的推免比例较高,几乎有一半的名额都留给了推免生。



实力越强的院校推免比例相对较高,这也意味着,随着名校的推免比例水涨船高,可能会使得以后报考双非院校的人增多,这是20考研人需要注意的一个点。


/ 部分院校进行缩招


有些院校为了符合双一流院校的建设要求,对部分专业进行缩招,这对于应届生来说并不友好,本来留给统招的名额就不多,一旦缩招,竞争压力也会变大。


上述种种似乎都在说明:20考研难度会大幅度提升,真的是这样吗?


如果大家有了解过近几年考研报名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数据,就会发现无论扩招、缩招还是考研人数的增加,报录比大致维持在3:1左右。


会计专硕考研向来不走寻常路,报录比都很高,但最近两年的全日制报录比也都维持在9.5:1上下,波动很小。


这项数据说明,考研的难度并没有随着人数的增加而简单,但也没有大幅度提升,难度较为平缓。


报考人数持续攀升、命题的灵活性以及更加注重实战经验的考试形式是考试难度上升的原因。2020管理类联考考试难度预计:稳中略升,但波动不会太大


02


下半年整体复习规划


关于考研的难度,有人把它夸大了,结果吓走了本来完全可以考上研究生的同学。而有的同学低估了考研的难度,结果原本能考上的也考得一塌糊涂。


其实只有在你花了足够多的时间、足够多的精力情况下,我们才能说,考研其实并不难,否则考研对你来说就是有难度的,必须谨慎对待!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规划考研,小编整理了下半年的大致复习规划,同学们可以对照自己的复习进度作为参考,后期还会整理更加详细的备考规划。


基础阶段5月-6月


本阶段以数学和英语为主。开始复习前,要弄清楚考试形式、题型设计、难易程度等内容。


数学方面,要把基础课程听一遍,对应练习做完,搞清楚每道题,以及对应的知识点。


英语方面,要把重点单词都过一遍,同时开始阅读练习,注意积累,为后期学习打好基础。


逻辑方面,清楚基本的概念以及一些形式逻辑公式即可,也可放在强化阶段再进行复习。


强化阶段7月-8月


这个阶段主要是将前面已经初步复习了一遍的知识进行加深,强化记忆,巩固复习的成果。


数学和逻辑要从头到尾再过一遍,系统的学习所有知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写作也要开始着手准备,完成写作理论课程的学习。


英语要继续强化训练,坚持做一些精读和翻译,并巩固之前背过的单词。


真题阶段9月-10月


强化阶段,所有的知识点都已经学完,后面要做的就是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这一阶段,我们要集中开始历年真题的训练。


我们可以先对早年真题分模块进行练习,再对近年真题进行套卷练习。通过做真题,我们既能体会命题人的出题特点,组卷思路,又可以对之前阶段的学习内容起到检测的效果。


此外,英语作文和中文写作的练习也应开始,坚持每周写一篇,并对习作进行修改。


冲刺阶段11月-12月


冲刺阶段,也就是在知识已经掌握的基础上,进行整合、记忆和综合运用。


本阶段以模考和冲刺串讲课程为主。模考可以帮助大家熟悉考场环境,选择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并且可以查漏补缺,完善知识体系。冲刺串讲则可以帮助大家温故知新,在考前系统的回顾各部分的重难点,达到从容应对考试的目的。